摘要:高危行業(yè)一旦發(fā)生安全生產事故,造成的損害通常特別巨大。為了使受害人得到及時、足額的賠償,國際組織或者各國針對不同的高危行業(yè)分別建立起損害賠償基金,例如海洋石油開發(fā)或者海洋石油運輸油污損害賠償基金等,我國也建立起船舶油污損害賠償基金。但是,這些基金來源窄、適用面小,賠付能力嚴重不足。因此,我國建立統(tǒng)一的安全生產事故損害賠償基金具有必要性,在理論上也是可行的,但因該項基金制度的構建涉及現(xiàn)有的眾多制度和國家部門,在實踐上尚任重道遠。
關鍵詞:生產、安全、損害賠償、基金
生產是人與動物的區(qū)別之一,生產過程中必然伴隨著各種不安全的因素與風險。人類可以通過技術不斷地避免安全生產事故的發(fā)生,但新的技術又會帶來新的生產安全問題。因此,安全與生產相隨相伴。但是,有的行業(yè)例如高空、高壓、易燃、易爆等行業(yè)危險性高,發(fā)生生產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就大。生產安全事故一旦發(fā)生,造成的損失巨大,損害賠償問題擺到了我們的面前。海洋石油開發(fā)、石油運輸等會發(fā)生石油泄漏,從而導致油污事故的發(fā)生。為了保障油污受害人的利益,國際上有油污基金,美國有油污責任信托基金。從國內看,我國立法上也要求設立油污基金。但是,在油污損害賠償著述中,有很多學者對國外油污基金進行了比較詳細的介紹,但學術界針對我國的油污基金進行專門研究的論文比較少,因缺少理論上的充分研究,我國油污基金法律制度的構建發(fā)展比較緩慢。但在2012年交通運輸部印發(fā)《船舶油污損害賠償基金征收使用管理辦法》,對船舶油污損害賠償基金征收使用等進行了明確。但是,該辦法僅指向船舶油污,而是否包括石油開發(fā)油污則存在疑問。因此,從理論上對油污損害賠償基金進行研究就比較重要。更何況,海洋石油開發(fā)、石油運輸僅是高度危險作業(yè)的兩種具體類型呢?!
一、國外油污賠償基金的實踐
(一)國際油污賠償基金實踐的成功運行與借鑒
政府間海事協(xié)商組織(現(xiàn)更名為國際商事組織)制定了《1969年民事責任公約》。在制定該公約過程中,有些國家認為公約采取嚴格責任,違背了傳統(tǒng)海商法的過錯責任原則,有些國家則認為應該取消責任限制或者設立更高的責任限額。鑒于此,在制訂《1969年民事責任公約》的會議上同時產生了一個折中方案,即成立一個由石油貨主攤款的國際賠償基金,以實現(xiàn)下述兩個目的: 第一,減輕船舶所有人因新公約的規(guī)定而產生的負擔;第二,在油污受害人根據《1969年民事責任公約》不能獲得充分賠償或者完全得不到賠償時,給予額外的賠償。之后,政府間海事協(xié)商組織于1971年11月29日至12月18日在布魯塞爾召開的關于設立國際油污損害賠償基金的會議上通過了《71 年基金公約》,1992年國際海事組織對該公約進行了修訂,修訂后的公約簡稱為《92年議定書》,提高了對油污受害人的賠償額。國際海事組織于2003年又通過了《2003年議定書》,根據該議定書建立了2003年補充基金,給予油污受害人提供第三層保障。
(二)美國油污損害賠償信托基金的實踐與運行
民事責任公約規(guī)定的油污賠償數額過低,美國沒有參加《1969年民事責任公約》和《71年基金公約》,但在其國內建立了更為廣泛、全面的賠償基金。為了避免石油污染損害賠償的冗長訴訟過程,美國《油污法》采取了很多措施保證受害人能夠得到及時的救濟。美國根據《聯(lián)邦水污染控制法》(The Federal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Act)第311條( k) 項建立了“聯(lián)邦水污染控制法基金”,根據《跨阿拉斯加管道授權法》(Trans-Alaska Pipeline Authorization Act)第204條設立了“跨阿拉斯加管道賠償責任基金”( Trans-Alaska Pipeline Liability Fund),以及根據《1980年綜合環(huán)境反應、賠償和責任法》還設立了用于賠償有害物質清除的“超級基金”(Super Fund)。美國在1990年制定了《油污法》,由于該法調整的污染不僅包括船舶造成的,也包括深水港口、近岸設施、岸上設施、輸油管線造成的石油污染,該法適用的水域為美國境內所有可航水域,并不僅限于海上,故依據該法要求設立的“溢油責任信托基金”相當于一個綜合性基金。按照《油污法》的規(guī)定,美國設立了油污責任信托基金(the Oil Spill Liability Trust Fund),目的在于對海洋油污受害人進行賠償并支付清污費用。且基金動用早,對防止油污損害的進一步擴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例如,美國海岸警衛(wèi)隊的官員稱墨西哥灣石油泄漏后,他們在2010年5月就啟動了油污責任信托基金用于清污。
油污信托基金分為兩種:其一,基本基金(the Principal Fund)和應急基金(the Emergency Fund)?;净鹬饕r付油污第三方和自然資源損害、清污費用等。應急基金則在于海洋石油污染發(fā)生后,為了保證迅速做出反應而支出的,主要包括對油污損害的初步評估、立即開展油污清理等支出相關費用。應急基金的管理與使用應該體現(xiàn)出應急性,由部門領導批準后就可立即使用。應急基金采取滾存制,每一年度沒有使用應急基金的,自動轉為下一年度。
該基金的資金來源主要由兩部分構成:其一,對美國境內的石油開采者或石油進口者征收每桶5美分的稅;這種收集基金的方式開始于1990年1月1日,因相關法律條款的失效該稅收停止于1994年12月31日。但是,根據2005年的能源政策法,石油污染稅恢復征收。另外,根據the Emergency Economic Stabilization Act of 2008的規(guī)定,至2016年,收稅的標準提高到每桶8美分,在2017年,稅率將增加到每桶9美分,并且該種稅將于2017年結束。 其二,信托基金還有來自于其他環(huán)境污染基金的轉移資金、罰款、處罰、應付利息以及從責任方收回的成本等。例如,該基金設立后,除專門用于有害物質污染賠償的“超級基金”外,該法頒布以前所設立的各種其他賠償基金統(tǒng)統(tǒng)轉入到“信托基金”,資金轉入曾是“信托基金”的第二大資金來源。
美國海岸警衛(wèi)隊在1991年設立了“國家污染基金中心”(NPFC),—美國海岸警衛(wèi)隊的一個機構管理,負責管理和使用“信托基金”。例如,如果不能及時確定責任方,NPFC將主動對潛在的原告啟動索賠程序。一般來說,每一次事故從基金中支付的最大賠償額為10億美元或信托基金的余額,取其中的最小值。
美國《油污法》為受害人提供了救濟其權利的兩個程序:首先,受害人可以直接起訴責任方或者其擔保人。其二,如果責任方在90天內不解決原告的主張,原告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訴尋求救濟,也可以向NPFC提交訴求,NPFC經過審核后將動用基金對受害人進行賠付。原告要求對失去的利潤或者盈利能力的賠償必須建立在財產或者自然資源受到損害或損失的基礎之上,原告失去收入是因油污造成的。
美國《油污法》規(guī)定基金賠付程序是:在索賠方要求油污責任信托基金賠付前應該首先要求責任方賠償。如果索賠方的請求遭到責任方的拒絕或者向責任方提出請求90日內沒有得到答復,索賠方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訴責任方,或者直接向油污責任信托基金要求賠付。基金賠付之后,可以向責任方追償。 美國也在反思基金先行賠付的問題,有人指出:為了能夠為全部受害者提供完全賠償,基金應該承擔起補充的賠付的責任。即在能夠從責任方得到賠償的,對于不能實現(xiàn)的損失,基金應該給予賠付。
按照美國總審計局的測算,在2014年底,油污責任信托基金將達到27億美元,但這一數額對諸如深水地平線鉆井油污事故損害賠償遠遠不足。美國油污責任信托基金仍面臨著資金短缺的局面。根據《油污法》的授權,基金負責賠付責任方無法賠償的部分。但是,危險和不確定一直威脅著基金的賠付能力。例如,索賠方向基金請求的賠付通常高于責任方的最高責任限額。 美國決算總局統(tǒng)計,從1990年油污法生效至2006年,油污責任方和海上油污責任信托基金支出的清污費用以及油污損害8.6億至11億美元,油污責任方最終承擔的責任大約在72%至78%之間。 所以,深水地平線油污事故造成的損害后果極為嚴重,油污責任信托基金面臨巨大危險。美國雖然是世界上關于海上設施油污損害賠償保障制度非常完善并發(fā)達的國家,但2010年墨西哥灣油污也對海上設施油污損害賠償現(xiàn)有的制度產生了重大影響,很多學者提出了修訂美國油污責任保險和油污賠償責任信托基金的建議。
(三)《1969年民事責任公約》的污染責任基金制度
《1969年民事責任公約》第6條規(guī)定了污染責任基金制度。首先,公約規(guī)定,經營者可根據其責任限額建立一個基金。該基金可以通過存放責任限額數量的存款或者通過銀行保證或其他保證人保證的方式建立,但此種建立方式應被基金所在國法律所認可,并經法院或其他相應權威機構認定。其次,經營者的財務保證人也可以建立此類基金。承保人或其他提供財務保證的人享有單獨或與經營者一起建立基金的權利,所建立基金的效果應與經營者建立的基金相同。再次,對于基金的賠付范圍,公約規(guī)定應包括油污損害、清污費用和預防措施。最后,公約對代位權做了規(guī)定。行使該代位權的人是已經支付任何數額的污染損害的人。如果在基金成立之前,經營者或任何他的雇員或代理人或任何其他給該經營者提供擔保的人,已經就所涉事故導致的污染損害支付了賠償金,那么這些人員應代位獲得與其所支付賠款數額相當的權利。
(四)小結
從國際公約關于舶油污損害賠償責任的保障機制以及美國海上設施油污損害賠償責任保障機制的實際情況來看,為了保障油污受害人能夠得到有效賠付,法律多設置了雙重保障機制:其一,要求海洋石油開發(fā)者提供責任保險或其他財務保證;其二,設立油污責任信托基金(1972年油污基金公約,美國沒有加入1969年的油污民事責任公約,也沒有加入1972年基金公約,但美國政府按照《油污法》之規(guī)定,設立了本國的油污責任信托基金)。有關不能足額賠償的責任限制,受害人的損失難以得到充分、有效的賠償,歐盟委員會也動議建立歐盟油污賠償基金,單次事故的最高賠償上限為10億歐元。 通過雙重措施,保障受害人得到及時有效的賠付。但是,油污造成的人身、財產以及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損害巨大,油污賠償基金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對保障賠償、及時清污等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油污賠償基金應對大規(guī)模油污損害之作用仍有限。
二、我國船舶油污損害賠償基金制度及其存在的問題
(一)船舶油污損害賠償基金制度的建立
我國沒有加入基金公約,究其原因在于:按照《1971年基金公約》之規(guī)定,石油公司承擔繳納基金的義務。在中國,石油公司是國有企業(yè),既得利益群體對政府的成功游說沒有使中國加入基金公約。 但是,為了應對船舶油污問題,《海環(huán)法》第66條規(guī)定:“國家完善并實施船舶油污損害民事賠償責任制度;按照船舶油污損害賠償責任由船東和貨主共同承擔風險的原則,建立船舶油污保險、油污損害賠償基金制度。實施船舶油污保險、油污損害賠償基金制度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guī)定?!?br />
為保護我國海洋環(huán)境,促進海洋運輸業(yè)持續(xù)健康發(fā)展,根據《海環(huán)法》、《防治船舶污染條例》的有關規(guī)定,參照國際通行做法,2012年5月11日,財政部 交通運輸部聯(lián)合印發(fā)了《船舶油污損害賠償基金征收使用管理辦法》,該辦法對船舶油污損害賠償基金征收、繳納、使用和管理等進行了比較詳細的規(guī)定,其實施標志著針對船舶油污,我國實踐中確立了船舶油污民事責任保險與船舶油污損害基金。
(二)我國船舶油污損害賠償基金制度的主要內容
1 1.船舶油污損害賠償基金征收制度
(1)繳納主體
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水域內接收從海上運輸持久性油類物質(包括原油、燃料油、重柴油、潤滑油等持久性烴類礦物油)的貨物所有人或其代理人,應當按照規(guī)定繳納船舶油污損害賠償基金。貨物所有人或其代理人應當在向海事管理機構辦理污染危害性貨物申報時,按照船舶卸載持久性油類物質的數量及相關征收標準,將船舶油污損害賠償基金及時足額繳入所在地海事管理機構經批準的相關銀行賬戶。
對于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水域內接收從海上運輸的非持久性油類物質,以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水域內過境運輸持久性油類物質,不征收船舶油污損害賠償基金。對于在中國境內的同一貨物所有人接收中轉運輸的持久性油類物質,只征收一次船舶油污損害賠償基金。
(2)征收標準
船舶油污損害賠償基金征收標準為每噸持久性油類物質0.3元。財政部可依據船舶油污損害賠償需求、持久性油類物質的貨物到港量以及積累的船舶油污損害賠償基金規(guī)模等因素,并充分考慮貨物所有人的承受能力,會同交通運輸部確定、調整征收標準或者暫停征收。貨物所有人或其代理人按照本辦法規(guī)定繳納船舶油污損害賠償基金從成本費用中列支。
( (3)征收主體
船舶油污損害賠償基金由交通運輸部所屬海事管理機構(簡稱海事管理機構)向貨物所有人或其代理人征收。海事管理機構應當在收到船舶油污損害賠償基金的當日,將船舶油污損害賠償基金收入全額就地上繳中央國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