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針對某煤礦在安全現狀綜合評價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準確地找出該礦在生產能力擴建工程中可能出現的主要危險、有害因素,采用多種方法進行科學分析,按其危險性輕重緩急排序,采取相應措施避免事故的發(fā)生。
關鍵詞:安全評價;有害因素;辨析;危險性分析
1 煤礦安全評價概述
1.1目的與基本原則
煤礦安全評價目的是為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提高煤礦的安全程度和安全管理水平,減少與控制煤礦建設項目和煤礦生產中的危險、有害因素,降低煤礦生產的安全風險,預防事故發(fā)生,保護建設單位和煤礦的財產安全及人員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煤礦安全評價基本原則是:具備國家規(guī)定資質的安全評價機構科學、公正、合法地自主開展安全評價。
1.2定義與分類
安全評價定義是:以實現工程、系統(tǒng)安全為目的,應用安全系統(tǒng)工程原理和方法,對工程、系統(tǒng)中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進行辯識與分析,判斷工程、系統(tǒng)發(fā)生事故和職業(yè)危害的可能性及其嚴重程度,從而為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決策提供科學依據。根據工程、系統(tǒng)的生命周期和評價目的,安全評價分為安全預評價、安全驗收評價、安全現狀綜合評價、專項安全評價。
1.3內容和程序
安全評價內容包括:危險性識別和危險度評價。
安全評價程序主要包括:準備階段;危險、有害因素辨識與分析;定性定量評價;提出安全對策措施;形成安全評價結論及建議;編制安全評價報告。
1.4評價方法選擇
目前,煤礦安全評價方法有:危險性預先分析法(PHA)、事故樹分析法(FI'A)、事件樹分析法(ETA)、作業(yè)條件危險評價法(LEC)、專家評議法、因果分析法、綜合分析法、安全檢查表分析(SCL)、類比分析(AA)、等方法。這些對危險、有害因素識別分析方法各有所長,可按評價對象的特點,選擇適當的方法或綜合運用。
2 礦井概述
某礦于1984年始建,1986年投產,原設計生產能力為90 kt/a,現為300kt/a的小型煤礦。礦區(qū)位于呂梁山與霍山間的盆地,井田內地勢為北東部和南部高、中間低,地形標高998 m~771 m。井田東北部多為黃土覆蓋,溝谷發(fā)育,地形較復雜。井田西約3 km為汾河,其內及周圍水系屬汾河水系,井田內無長年性流水。目前開采2號煤層,煤質為主焦煤,煤層的頂板為泥巖、鈣質泥巖、炭質泥巖,或為中厚層泥巖,薄層狀含炭泥巖。根據上述情況,該礦的工程地質條件屬簡單,頂板管理簡單。
3 某煤礦的主要危險有害因素的辨識及危險性分析
3.1分析的方法與過程
3.1.1分析的方法
針對現場狀況和評價方法特點,采取詢問和交流、現場觀察、查閱有關文件和資料等方式,運用安全檢查表法、專家評議法等,對危險、有害因素進行辨識和分析。
3.1.2分析的過程
通過收集的資料,(例如:礦區(qū)的背景資料;工藝指標;生產所需材料;運行情況記錄;礦井的事故記錄等),對該煤礦危險、有害因素辨識與危險性分析過程主要有:劃分作業(yè)活動;辨識、評價危險、有害因素的危險性;確定重大危險、有害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