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造生產工序繁多,技術復雜,安全事故較一般機器制造車間多,如燙傷,機械損傷,以及噪音、粉塵等存在,易引起機械傷害及職業(yè)病。因此,加強鑄造生產的安全技術措施,嚴格遵守安全技術操作規(guī)程,做到“三不”傷害(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被他人傷害),對保證工人的身體健康和生產的正常進行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 安全生產注意事項
1、? 焊接、切割人員應熟悉安全操作規(guī)程,并在生產中嚴格遵守,避免事故的發(fā)生。從事每項新的工作之前,應周密考慮到在操作中可能發(fā)生的問題,做到防患于未然。集體操作時,要講究配合,互相督促,共同遵守安全操作規(guī)程
2、? 焊接、切割人員應隨時保持工作場地的清潔整齊,做好交接班的安全記錄,按規(guī)定穿戴好勞動防護用品
二、安全操作規(guī)程
1、進入生產車間需統(tǒng)一著裝,佩戴好安全帽,安全鞋,防護面罩、手套等勞保用品
2、進入高空作業(yè),如行車清掃,回砂設備上面協(xié)助工務維修等要系好安全帶,行車清掃前應關閉電源
3、設備損壞或故障,應在第一時間通知專業(yè)維修人員和上級主管,進行維修處理,不得擅自違章操作,自行維修或處理。并在設備上掛上停止牌等警示標志
4、工作場地道路要保持通暢,地面上不得有鋼繩、墊塊等雜物絆腳,不用的工具、砂箱要堆放整齊,保證人行道暢通
5、特種作業(yè)人員應持證上崗(如行車、叉車操作),嚴禁無證操作,新進員工應有持證員工在旁指導下作業(yè)
6、上崗前要檢查行車開關是否靈活,吊索具是否有斷裂,斷股現(xiàn)象,若有即停止作業(yè),通報主管
7、行車起吊前檢查項目:
a、檢查吊索具是否能承受所吊物的重量,并選擇合適的吊索具,所吊物的重量不得超過行車的標準荷載
b、檢查被吊物上的掛鉤是否掛牢固,砂箱吊柄有無裂紋,如有異常,禁止使用
c、起吊前檢查行車及被吊物周遭環(huán)境的人與物,確認安全距離后方可起吊
d、起吊前首先指揮行車使吊繩與被吊物保持垂直水平狀態(tài),行車操作人員應站在位于被吊物1米以外,絕對不允許站在被吊物與鄰近固定物之間,以防止擠壓傷人
8、行車起吊過程中注意事項:
a、在吊運鑄件及其它物件二人以上配合操作時,起吊前應相互知會,防止手夾入吊柄和鋼繩之間,鋼絲繩或鏈條在起動上升繃緊時,應暫停后再次檢查是否掛套牢穩(wěn),確認無誤后,再起吊移動
b、行車在吊運過程中,被吊物上方禁止站人,禁止在被吊物上方放置未加固定的懸浮物
c、行車運行過程中,要隨時觀察行車運行狀態(tài),有異常及時停止,行車操作者應站在行車被吊物所去方向的前方,以觀察前方是否有阻礙物和人行走,并提前采取對策和提醒行人
d、在吊運過程中,被吊物下方禁止站人或作業(yè),因工作需要,作業(yè)員要到被吊物下方作業(yè),需將被吊物置于安全架下方,或將被吊物置于兩個砂箱之間的上方后方可作業(yè)。嚴格禁止在沒有安全防護狀態(tài)下操作,以防止吊鉤,鋼繩,吊柄斷裂后傷人
e、行車在上升時要注意上升極限,以免繞斷鋼絲繩造成設備損壞和人員傷亡,行車行進過程中嚴禁相互碰撞
9、大件產品的翻轉及吊運注意事項
a、在翻轉大型物件時,要提前計劃翻轉方案,并安排人員協(xié)助實施,兩臺行車并用時,要有專人指揮,并站在行車運行物的側面,操作協(xié)調一致,閑雜人員要疏散到安全距離外,防止鋼繩及鏈條崩斷傷人,操作人員要隨時注意翻轉狀況,保證安全
b、行車在吊大件產品時要先估算重量,在不超出行車標準荷載下進行,起吊前一定要試吊,試吊時被吊物距離地面10cm左右為宜,不得吊離地面太高,試吊時發(fā)現(xiàn)問題,不得懸空處理,必須待被吊物體放穩(wěn)后進行
10、澆注人員在澆包吊運過程中,焊接、切割人員禁止在澆包下方行走或作業(yè)。澆注時,焊接、切割人員要保持安全距離,以避免鐵水飛濺或溢出傷人
11、行車手柄線不得懸掛重物,手柄開關連電時,要及時維修,禁止帶病使用
12、中場休息或行車不使用時,一律不得掛有重物??哲囃7艜r,掛鉤應高于地面2m左右,并不得將掛鉤垂直于通道上方,以免傷人
13、生產現(xiàn)場不可堆積存放乙炔與氧氣,做到隨用隨領取
14、所有電器設備在下班前或不使用時應及時關閉電源,節(jié)約成本
15、工作現(xiàn)場禁止吸煙、躺臥休息,違者記大過處分
16、焊接、切割人員使用電磁鐵前,要先關閉總電源,然后按顏色正確對接后送電。使用中禁止人員在下方及其附近走動或停留,防止突然斷電砸傷人員。使用后要及時關閉電源
17、手工電弧焊的安全操作注意事項
a、焊機必須有良好的絕緣和可靠的保護接零或保護接地裝置,其裸露的帶電部分應有安全防護罩
b、焊機的電源線必須有足夠的導電截面積和良好絕緣。鐵殼開關的外殼和焊機的接地線,要有足夠截面積,并聯(lián)接牢固
c、焊機接地回線應采用焊接電纜線且接地回線盡量短。軟線絕緣應良好,焊鉗絕緣部分應完好
d、在狹小艙室或容器內焊接時,應加強絕緣措施。采取有效通風措施,以防有毒氣體和煙塵對人體的侵害。作業(yè)時艙室(容器)外應有人監(jiān)護
e、焊接作業(yè)處應離易燃易爆物10m以外。嚴禁在有壓力的容器,管道上進行焊接作業(yè)
f、在場內或人多的場所焊接,應放置遮光擋板,以免他人受弧光傷害
g、雨天禁止露天作業(yè)
h、清除焊渣應戴防護眼鏡
i、登高作業(yè)時,腳手架應牢靠,帶好合格的安全帶,扎在結實可靠的地方,作業(yè)點下面不得有其他人員。作業(yè)過程中,禁止亂拋焊條頭等物,下面不得放置任何易燃易爆物。電焊機與高處焊補作業(yè)點下部的距離大于10m時,焊機應專人看管,以防緊急時立即拉閘斷電
j、在禁火區(qū)進行焊接時,必須經所在單位的消防及有關部門同意和取得動火證后才能進行焊接
k、工作結束后,應將焊鉗放在與線路隔絕的地方并卷好電纜線,及時切斷電源,檢查周圍場地有無火種存在
18、氣焊、氣割的安全操作注意事項:
a、每個氧氣減壓器和乙炔減壓器上只許接一把焊炬或接一把割炬
b、焊割前應嚴格檢查各皮管聯(lián)接是否漏氣,焊嘴與割嘴是否堵塞,氣路是否暢通。一切正常后才能點火操作
c、氧氣瓶和乙炔瓶(或液化石油氣瓶)應有集中妥善的堆放處,周圍不許有明火作業(yè),更不能讓電焊導線或其他帶電導線從氣瓶上通過
d、焊割場地嚴禁有易燃易爆物品存在,工作后嚴格檢查和清除一切火種,關閉所有氣瓶瓶閥
e、凡是用氣皮管應有明顯區(qū)別,氧氣膠管為紅色,乙炔膠管為黑色,并按規(guī)定使用,嚴防錯混,同時在發(fā)生事故時便于采取措施,氣皮管使用時如需越過道路或軌道,應從下面穿過或從空中越過且有保護
f、點燃焊割炬前應先檢查是否有堵塞現(xiàn)象,點燃時應先開適量氧氣,后開少量乙炔,用專用打火機點燃并迅速調整火焰大小和形狀至正常狀態(tài)
g、氣焊氣割工應正確使用防護用品,上裝一律不得束在褲腰里。高空作業(yè)應有可靠腳手架或腳手板等,使用合格的安全帶并扎在結實可靠的地方才能進行焊割作業(yè)。工具應放在工具袋內,下面不得有其他人員,以防傷害事故
h、在容器內或狹小艙室進行焊割時,需兩人輪換操作,其中一人留在外面,以防發(fā)生意外便于急救。照明或鼓風機用電壓應低于36伏。嚴禁使用漏氣的焊割炬或皮管在里面操作,以免接觸明火引起燃燒就爆炸。焊割炬應隨操作者同進出,不得放在里面而操作者擅自離開
i、對需進行焊割的儲存過煤油、汽油或其他油類容器,應將所有孔蓋打開,用堿水清洗內壁,再用壓縮空氣吹干,在取得消防及有關部門許可和協(xié)助后,并充分做好防護工作,才能進行焊割作業(yè)
j、焊割過程中遇到回火,應立即關閉焊割炬上的乙炔調節(jié)閥門,再關氧氣調節(jié)閥,稍等一會,再打開氧氣調節(jié)閥門吹除里面的余陷和碳質微粒,即可很快熄滅回火。待其焊割炬冷卻后再使用,減少回火危險
k、焊割所有的管路和設備由專職人員進行維修保養(yǎng),焊割工不許私自裝拆和檢修
l、在禁火區(qū)進行焊接時,必須經所在單位的消防及有關部門同意和取得動火證后才能進行焊割
m、氧氣瓶與其易燃氣瓶,油脂和其他易燃物品分開保存。氧氣、乙炔應有防震圈和安全帽,不得在強烈陽光下暴曬
n、氧氣瓶與乙炔使用時的距離不得少于5m,氧氣瓶、乙炔瓶與明火或割炬(焊炬)間距不得小于10m
o、工作完畢后,應關閉氧氣瓶,乙炔瓶,拆下氧氣表、乙炔表,擰上氣瓶安全帽并清除火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