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產原料
1.原料場應有工作照明和事故照明;防揚塵設施;停機或遇大風緊急情況時使用的夾軌裝置;車輛運行的警示標志;升降、回轉、行走的限位裝置和清軌器;行走機械的主電源,采用電纜供電時應設電纜卷筒;采用滑線供電時,應設接地良好的裸線防護網,并懸掛明顯的警示牌或信號燈。原料場設備設施應設置防電擊、雷擊安全裝置。
2.卸車設施和中和混勻設施的檢修作業(yè)區(qū)域應設明顯的標志和燈光信號;檢修作業(yè)區(qū)上空有高壓線路時,應架設防護網;檢修期間,相關的鐵道設明顯的標志和燈光信號,有關道岔鎖閉并設置路擋。
3.堆取料機和抓斗吊車的走行軌道應設有極限開關和安全裝置兩車相距不應小于5m。
4.原料倉庫堆料高度應保證抓斗吊車有足夠的安全運行空間,抓斗處于上限位置時,其下沿距料面的高度不應小于0.5m;應設置擋礦墻和隔墻;容易觸及的移動式卸料漏礦車的裸露電源線或滑線,應設防護網,上下漏礦車處應懸掛警示牌或信號燈。
5.破碎、篩分設備不應打開檢修門或孔;檢修或處理故障,應停機并切斷電源和事故開關,掛“禁止啟動”的標志牌。
6.氣力輸送系統(tǒng)中的儲氣包、吹灰機或罐車,均應設有安全閥、減壓閥和壓力表,其設計、制造和使用應符合國家現行壓力容器的有關規(guī)定。
7.檢修吹灰機和罐車的罐體,以及打開罐體裝料孔應預先打開卸壓閥。
二)配料、混合
1.配料礦槽上部移動式漏礦車的走行區(qū)域,不應有人員行走,其安全設施應保持完整。
2.粉料、濕料礦槽傾角不應小于65°,塊礦礦槽不應小于50采用抓斗上料的礦槽,上部應設安全設施。
3.配料圓盤應與配料皮帶輸送機聯(lián)鎖。
4.不應有濕料和生料進入熱返礦槽。
5.進入圓筒混合機檢修和清理,應事先切斷電源,采取防止筒體轉動的措施,并設專人監(jiān)護。
(三)燒結
1.燒結機的圓輥給料機和反射板,應設有機械清理裝置。
2.燒結工藝中的燃料加工系統(tǒng),應使用布袋式除塵器。使用煤氣,應根據生產工藝和安全要求,制定高、低壓煤氣報警限量標準。水冷系統(tǒng)應設流量和水患壓監(jiān)控裝置,使用水壓不應低于0.1MPa,出口水溫應低于50℃配料圓盤應與配料皮帶輸送機聯(lián)鎖。
3.有爆炸和火災危險的場所,應按其危險等級選用相應的照明器材;潮濕地區(qū),應采用防水性照明器材;含有大量煙塵但不屬于爆炸和火災危險的場所,應選用防塵型照明器材。
4.煤氣設備檢修時,應確認切斷煤氣來源,用氮氣或蒸汽掃凈殘余煤氣,取得危險作業(yè)許可證或動火證,并確認安全措施后,方可檢修。點火器應設置空氣、煤氣比例調節(jié)裝置和煤氣低壓自動切斷裝置;燒嘴的空氣支管應采取防爆措施。
5.燒結機點火之前,應進行煤氣引爆試驗;在燒結機點火器的燒嘴前面應安裝煤氣緊急事故切斷閥。
6.燒結平臺上不應亂堆亂放雜物和備品備件,每個燒結廠房燒結平臺上存放的備用臺車,應根據建筑物承重范圍內準許5~10塊臺車存放,不應有易燃和爆炸物品。
7.燒結機臺車軌道外側安裝防護網;檢修時熱返礦未倒空前不應打水
8.主抽風機室高壓帶電體的周圍應設圍欄,地面應敷設絕緣墊板。
9.主抽風機啟動前應檢查水封水位是否符合相關規(guī)定。
(四)球團
1.油罐周圍設防火圍墻或鐵絲網,并定期檢查和維修;油泵室內采用防爆型電氣設備;油管建成后進行壓力試驗;管內油速不應超過4m/s,油管采取伴熱和保護措施;吹洗油管路時,關閉各計示儀表通路及油泵兩端的閥門;油罐內最低油位不應低于加熱器頂面的高度;加熱用的蒸汽不應使用過熱蒸汽。
2.煤粉制備所有設備均采用防爆型的;磨煤室周圍留有消防車通道;煤粉罐及輸送煤粉的管道,有供應壓縮空氣的旁路設施,并應有泄爆孔,泄爆孔的朝向,應考慮泄爆時不致危及人員和設備。儲煤罐停止吹煤時,煤在罐內儲存的時間:煙煤不應超過5h,其他煤種不應超過8h,罐體結構應能保證煤粉從罐內完全自動流出。當控制噴吹煤粉的閥門或儀表失靈時,應能自動停止向球團焙燒爐內噴吹煤粉并報警。
3.煤粉燃燒器和煤粉輸送管道之間,應設有逆止閥和自動切斷閥;煤粉管道停止噴吹煤粉時,應用壓縮空氣吹掃管道;停止噴吹煙煤時,應用氮氣吹掃;
磨煤機出口的煤粉溫度應低于80℃,儲煤罐、布袋除塵器中的煤塵,溫度應低于70℃,并應有溫度記錄和超溫、超壓警報裝置;檢查煤粉噴吹設備時,應使用銅質工具。煤粉倉應設溫度計、CO監(jiān)測儀表;煤粉倉罐應設充惰氣設施;針對煤粉倉罐煤粉自燃及著火,應設專門的滅火設施;進原煤倉罐及煤粉倉罐作業(yè)時,應保證通風良好,有害氣體濃度不超標準。
4.回轉窯一旦出現裂縫、紅窯,應立即?;鹪诨剞D窯全部冷卻之前,應繼續(xù)保持慢轉、停爐時,應將結圈和窯皮燒掉。拆除回轉窯內的耐火磚和清除窯皮時,應采取防窯倒轉的安全措施,并設專人監(jiān)護。
5.應設煤氣、空氣壓降報警和指示信號(響及色燈),煤氣管道壓力自動調節(jié)和煤氣緊急自動切斷裝置;空氣冷卻器和水冷裝置的水壓降信號,油冷卻器油壓降信號,稀油潤滑系統(tǒng)的油壓降信號;抽風機軸承、電機的溫升信號,球磨機、棒磨機軸承溫升信號;事故信號(音響及色燈);單機運動的設備和聯(lián)鎖系統(tǒng)的設備,應設置預告和啟動信號。
6.主抽風機室應設有監(jiān)測煙氣泄漏、一氧化碳等有害氣體及其濃度的信號報警裝置。煤氣加壓站和煤氣區(qū)域的崗位,應設置監(jiān)測煤氣泄漏顯示、報警、處理應急和防護裝置。
7.在有粉塵、潮濕或有腐蝕性氣體的環(huán)境下工作的儀表,應選用密閉式或防護型的,并安裝在儀表柜(箱)內。
8.在有爆炸危險的場所,應選用防爆或隔離火花的安全儀表。
五)作業(yè)安全
1.建立設備設施的檢修、維護、保養(yǎng)管理制度。建立設備設施運行臺賬,制定檢(維)修計劃。按檢(維)修計劃定期對安全設備設施進行檢(維)修。
2.人員進入料倉捅料時,應系安全帶(其長度不應超過50cm),在作業(yè)平面鋪設墊板,并應有專人監(jiān)護,不應單獨作業(yè)。應盡可能采取機械疏通。在爐口捅料時,應穿戴好防護用品,防止燙傷。捅料時用力應適度,以免損壞三角爐算和爐條。
3.運轉中的破碎、篩分設備,不應打開檢修門或孔;檢修或處理故障,應停機并切斷電源和事故開關,掛“禁止啟動”標志牌檢修吹灰機和罐車的罐體,以及打開罐體裝料孔,應預先打開卸壓閥。
4.在臺車運轉過程中,不應進入彎道和機架內檢查檢查進入應索取操作牌,停機、切斷電源,掛上“禁止啟動”標志牌,并設專人監(jiān)護。更換臺車應有專人指揮,更換欄板,添補爐條等作業(yè),應停機、停電進行。
5.進入單輥破碎機、熱篩、帶冷機和環(huán)冷機作業(yè)時,應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并設專人監(jiān)護。進入磨機檢修時應確定磨機上方是否有黏料,防止垮塌傷人,并與上下崗位聯(lián)系好,停電并掛上“禁止啟動”的標志牌,設專人監(jiān)護。
6.在煤氣區(qū)域作業(yè)或檢查時,應帶好便攜式煤氣報警儀,且應有兩人以上協(xié)助作業(yè):一人作業(yè),一人監(jiān)護。煤氣設備檢修時,應確認切斷煤氣來源,用氮氣或蒸汽掃凈殘余煤氣,取得危險作業(yè)許可證或動火證,并確認安全措施后,方可檢修。
7.清理球盤積料時,應保證球盤傳動部分無人施工,防止因物料在盤內偏重帶動球盤,造成傳動部分突然動作而傷人。
8.豎爐點火時,爐料應在噴火口下緣,不應突然送入高壓煤氣,煤氣點火前應保證煤氣質量合格,并保證豎爐引風機已開啟,風門打開。豎爐應設有雙安全通道。進入烘干設備作業(yè),應預先切斷煤氣,并趕凈設備內殘存的煤氣燃燒室點火之前,應進行煤氣引爆試驗。點火時,應攜帶煤氣報警儀,并有人監(jiān)護。
實不應有明火,防止發(fā)生火災。定期對煤氣管道進行檢查,防止煤氣泄漏造成煤用氣中毒。
9.燒結機點火之前,應進行煤氣引爆試驗;在燒結機點火器的燒嘴前面冊應安裝煤氣緊急事故切斷閥。點火時,不應有明火,防止發(fā)生火災。定期對煤氣管道進行檢查,防止煤氣泄漏,造成煤氣中毒。
10.點火器檢修應事先切斷煤氣,打開放散閥,用蒸汽或氮氣吹掃殘余煤氣;取空氣試樣做一氧化碳和揮發(fā)物分析,一氧化碳最高容許濃度與容許作業(yè)時間應符合《工業(yè)企業(yè)煤氣安全規(guī)程》的規(guī)定;檢修人員不應少于兩人,并指定一人監(jiān)護;與外部應有聯(lián)系信號。
11.在爐口捅料時,應穿戴好防護用品,防止燙傷。豎爐停爐或對煤氣管道及相關設備進行檢修時,應通知煤氣加壓站切斷煤氣,打開支管的兩個放散閥,并通入氮氣或蒸汽,4h以上方可檢修,并用CO測試儀檢查。
12.豎爐停爐或對煤氣管道及相關設備進行檢修時,應通知煤氣加壓站切斷煤氣,打開支管的兩個放散閥,并通入氮氣或蒸汽4h以上方可檢修,并用一氧化碳測試儀檢查。
13.進入大煙道作業(yè)時,不應同時從事燒結機臺車作業(yè)、添補爐作業(yè)等。
應切斷點火器的煤氣,關閉各風箱調節(jié)閥,斷開抽風機的電源執(zhí)行掛牌制度。進入大煙道檢查或檢修時,應先用一氧化碳檢測儀檢測廢氣濃度,符合標準后方可進入,并在人孔處設專人監(jiān)護。作業(yè)結束后,確認無人后,方可封閉人孔。
14.進入單輥破碎機、熱篩、帶冷機和環(huán)冷機作業(yè)時,應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并設專人監(jiān)護。進入球磨機檢修時,應確定磨機上方是否有黏料,防止垮塌傷人,并與上下崗位聯(lián)系好,停電并掛上“禁止啟動”的標志牌,設專人監(jiān)護。
15.進入豎爐爐內作業(yè)應待豎爐排空、冷卻4h后,方可進入爐內作業(yè)。檢修時進入爐內作業(yè)應搭好跳板、掛梯,系好安全帶,穿好隔熱服,戴好防護眼鏡,以防止墜落摔傷或燙傷。從上部進入爐內作業(yè)應帶好安全帶作業(yè)(安全帶的掛繩應附裝鋼繩)。進入爐內前,應檢查附在爐壁、導風墻上的殘渣是否掉落,清理干凈后,方可在豎爐下部工作。在爐內下方作業(yè)應先將齒輥及油泵停下并掛檢修牌,關好上部爐門,并設專人監(jiān)護,然后再進入爐內搭設好防護設施后方可作業(yè)。
16.燒結平臺上不應亂堆亂放雜物和備品備件,每個燒結廠房燒結平臺上存放的備用臺車,應根據建筑物承重范圍準許5~10塊臺車存放,載人電梯不應用作檢修起重工具,不應有易燃和爆炸物品。
17.煤氣加壓站、油泵室、磨煤室及煤粉罐區(qū)周圍10m以內,不應有明火。
在上述地點動火,應開具動火證,并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
18.清理球盤積料時,應保證球盤傳動部分無人施工,防止因物料在盤內偏重帶動球盤,造成傳動部分突然動作而傷人。
19.需要使用行燈照明的場所,行燈電壓一般不應超過36V,在潮濕的地點和金屬容器內,不應超過12V。不應帶電作業(yè),特殊情況下不能停電作業(yè)時,應按有關帶電作業(yè)的安全規(guī)定執(zhí)行。
20.為從業(yè)人員配備與工作崗位相適應的符合國家標準或者行業(yè)標準的勞動防護用品,并監(jiān)督、教育從業(yè)人員按照使用規(guī)則佩戴、使用。
(六)工業(yè)衛(wèi)生
1.所有產塵設備和塵源點應嚴格密閉并設除塵系統(tǒng)。作業(yè)場所粉塵和有害物質的濃度應符合規(guī)定。除塵設施的開停應與工藝設備聯(lián)鎖;收集的粉塵應采用密閉運輸方式,避免二次揚塵。
2.對散發(fā)有害物質的設備應嚴加密閉生產球團產生的有害氣體,應良好密閉集中處理。
3.消除噪聲危害。達不到噪聲標準的作業(yè)場所,作業(yè)人員應佩戴防護用具。
4.使用放射性裝置的部位或處所,周圍應劃定禁區(qū),并設置放射性危險標志。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的單位,應建立和健全放射性同位素保管、領用和消耗登記等制度。放射性同位素應存放在專用的安全儲藏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