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如東縣人社局就一起因職工下班后搭乘鄰居便車回家,途中遭遇車禍受傷案作出認定:傷者屬工傷,其待遇由用人單位承擔。
去年6月,管某通過招工進如東縣某棉織廠從事檔車工作,廠里未與其簽訂勞動合同,也未幫其辦理參加工傷保險手續(xù)。同年11月中旬的一天下午,她下班后剛出廠門,正好看見鄰居胡某開著摩托車從門前路過,便搭車回家,不料途中發(fā)生車禍,導致其受傷。交警部門認定胡某負車禍全責。
隨后,管某要求廠方支付工傷待遇被拒。廠方認為:摩托車駕駛員胡某負交通事故全責,管某不符合工傷認定條件,不能享受工傷待遇。無奈之下,管某向縣人社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人社部門經(jīng)調查取證后認為,管某受傷屬工傷,廠方必須按《工傷保險條例》中相關條款規(guī)定,支付其工傷待遇。
辦案工作人員介紹,首先,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6條規(guī)定,員工在合理時間內往返于工作地與住所地、經(jīng)常居住地、單位宿舍的合理路線的上下班途中,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認定該情形為“上下班途中”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因此,管某的受傷地點屬于上下班途中。其次,作為駕駛員的鄰居胡某負事故全責,但交警部門并未認定管某要負責任。管某下班后搭鄰居便車回家,這屬人之常情,無論從主觀上還是客觀上并沒有過錯。
因此,依據(jù)《工傷保險條例》第14條第6項,管某屬于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應當認定為工傷,進而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此外,依據(jù)相關規(guī)定,職工因第三人的原因受到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已經(jīng)對第三人提起民事訴訟或者獲得民事賠償,仍然可以獲得工傷保險待遇,但第三人已經(jīng)支付的醫(yī)療費用除外。因此,駕駛員胡某對乘車人管某也負有民事賠償責任,但這并不能排除管某享受工傷待遇的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