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油溫過高
油溫過高是由多種因素產生的,綜合各用戶使用經驗,列出表4-1供參考
表4-1 液壓油溫升過高的原因及排除方法
產生原因 |
排除方法 |
1.液壓泉效率低,其容積、壓力和機械損失較大,因而 |
|
|
各種控制閥應在額定流量范圍內,管路應盡量短,彎頭要 |
|
油的黏度要適當,過濾要好,元件配合要好,減少零件磨 |
4.回路設計不合理,系統(tǒng)不工作時油經溢流閥回油 |
不工作時,應盡量采用卸荷回路,用三位四通伐 |
5.油箱本身散熱不良,容積過小,散熱面積不足或儲油 |
油箱容積應按散熱要求設計制作,若結構受限,要增添冷 |
(2)噪聲(表4-2)
產生原因 |
排除方法 |
1.系統(tǒng)吸入空氣,油箱中油量不足,油面過低,油管浸入太短,吸油管與回油管靠得太近,或中間未加隔板,密封不嚴,不工作時有空氣滲入 |
|
2.齒輪泵齒形誤差大,泵的軸向間隙磨損大 |
兩齒輪對嚴,嚙合接觸面應達到齒長的65%,修磨軸向間隙 |
3.液壓泵與電動機安裝不同心,換向過快,產生液壓沖擊 |
重新安裝聯(lián)軸節(jié),要求同軸度小于0.1 mm,手動換向閥要合適掌握,使換向平穩(wěn) |
4.抽液中臟物堵塞阻尼小孔,彈簧變形、卡死、損壞 |
|
(3)爬行現(xiàn)象(表4—3)表4—3油缸爬行原因及排除方法 |
|
產生原因 |
排除方法 |
1.空氣進入系統(tǒng),油液不干凈,濾油器不定期清洗,不按時換油 |
|
2.運動件間摩擦阻力太大,表面潤滑不良,零件的形位誤差過大 |
|
3.液壓油缸內表面磨損,液體內部串腔 |
修磨液壓缸,檢修。 |
4壓力不足或無壓力 |
提高回油背壓 |
(4)壓力不足或無壓(表4—4)表4—4油壓不足原因及其排除方法 |
|
產生原因 |
排除方法 |
1.液壓泵反轉或轉速未達要求,零件損壞,精度低,密封不嚴,間隙過大或咬死,液壓泵吸油管阻力大或漏氣 |
檢查,修正,修復,更換 |
2.液壓缸動作不正常,漏油明顯,活塞或活塞桿密封失效,雜物、金屬屑損傷滑動面,缸內存在空氣,活塞桿密封壓得過緊,溢流閥被污物卡住處于溢流狀態(tài) |
|
3.其他管路、節(jié)流小孔、閥口被污物堵塞,密封件損壞致使密封不嚴,壓力油腔或回油腔串油 |
清洗疏通,修復更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