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述
質量部BSC-ⅡB1-1200型生物安全柜是本公司質量部QC室用于陽性菌實驗的儀器。應對該儀器的性能及使用過程進行風險評估,確定該儀器在使用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風險點,并針對風險點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然后通過儀器確認的方式確定性能標準,以保證檢驗過程可靠,檢驗結果真實反映物料本身屬性。
2. 范圍
BSC-ⅡB1-1200型生物安全柜質量風險評估。
3. 風險評估小組及職責
3.1. 風險評估小組成員
小組職務 | 姓名 | 所在部門 | 工作職務 |
組長 | ? | 質量部 | QC主管 |
組員 | ? | 質量部 | QC |
組員 | ? | 質量部 | QC |
組員 | ? | 質量部 | QA主管 |
組員 | ? | 工程部 | 經(jīng)理 |
3.2. 風險評估小組職責
部門 | 職責 |
風險管理 委員會主任 | 負責質量風險評估分小組上報的質量風險評估項目進行全面的分析、評估審核,對建議措施的批準。 |
組長 | 風險管理提供適當?shù)馁Y源,對風險管理工作負領導責任。負責組建風險評估小組,風險評估報告的批準。保證風險管理實施和評定,組織風險評估小組成員對風險評估記錄和風險評估報告的審核,監(jiān)督風險事件采取預防和糾正措施的執(zhí)行。 |
組員 | 負責分析所有已知的和可預見的危害信息的收集,并用失敗模式影響分析(FMEA)進行BSC-ⅡB1-1200型生物安全柜質量風險評估和風險控制,必要時各組員應進行風險溝通,并對其正確性和有效性負責。負責制定降低風險預防和糾正措施,風險發(fā)生部門負責人負責預防和糾正措施的實施。風險評估報告的整理,風險評估相應記錄的歸檔。 |
4. 風險評估標準
本次質量風險評估使用失敗模式影響分析(FMEA)工具,識別潛在的失敗模式,對風險的嚴重程度、發(fā)生可能性和可檢測性評分,采用4分制原則進行評估。
4.1. 嚴重程度(S):測定風險的潛在后果,主要針對可能危害產(chǎn)品質量、 病患健康及數(shù)據(jù)完整性的影響。嚴重程度分為四個等級,如下:
嚴重程度 | 描述 | 評分 |
關鍵 | 直接影響產(chǎn)品質量要素或工藝與質量數(shù)據(jù)的可靠性、完整性或可跟蹤性。此風險可導致產(chǎn)品不能使用。 直接影響 GMP 原則,危害生產(chǎn)廠區(qū)活動。 | 4 |
高 | 直接影響產(chǎn)品質量要素或工藝與質量數(shù)據(jù)的可靠性、完整性或可跟蹤性。此風險可導致產(chǎn)品召回或退回。 未能符合一些 GMP 原則,可能引起檢查或審計中產(chǎn)生偏差。 | 3 |
中 | 盡管不存在對產(chǎn)品或數(shù)據(jù)的相關影響,但仍間接影響產(chǎn)品質量要素或工藝與質量數(shù)據(jù)的可靠性、完整性或可跟蹤性。 此風險可能造成資源的極度浪費或對企業(yè)形象產(chǎn)生較壞影響。 | 2 |
低 | 盡管此類風險不對產(chǎn)品或數(shù)據(jù)產(chǎn)生最終影響,但對產(chǎn)品質量要素或工藝與質量數(shù)據(jù)的可靠性、完整性或可跟蹤性仍產(chǎn)生較小影響。 | 1 |
4.2. 發(fā)生可能性(P)
可能性 | 描述 | 評分 |
極高 | 極易發(fā)生,如:每日發(fā)生或頻繁的發(fā)生 | 4 |
高 | 偶爾發(fā)生,如:每周發(fā)生 | 3 |
中 | 很少發(fā)生,如:每月發(fā)生 | 2 |
低 | 發(fā)生可能性極低,如:僅發(fā)生過一次 | 1 |
4.3. 可檢測性(D):
可檢測性 | 描述 | 評分 |
極低 | 無法檢測到錯誤的機制。 | 4 |
低 | 通過周期性手動控制可檢測到錯誤。 | 3 |
中 | 通過應用于每批的常規(guī)手動控制或分析可檢測到錯誤。 | 2 |
高 | 自動控制裝置到位, 監(jiān)測錯誤(例: 警報) 或錯誤明顯(例: 錯誤導致不能繼續(xù)進入下一階段工藝) | 1 |
4.4. 風險水平(RPN):
將上述各不同因素相乘,即發(fā)生的可能性程度(P)、嚴重程度(S)、可檢測性(D) 相乘,可獲得風險水平(RPN=P×S×D)。
?
?
?
風險水平 | 描述 | RPN |
高風險 水平 | 此為不可接受風險。 必須盡快采用控制措施,通過提高可檢測性或降低風險產(chǎn)生的可能性來降低最終風險水平。驗證應首先集中于確認已采用控制措施且持續(xù)執(zhí)行。 | RPN> 16 或嚴重程度 = 4 ;由嚴重程度為 4 導致的高風險水平,必須將其降低至 RPN 小于 8? |
中等風險水平 | 此風險要求采用控制措施,通過提高可檢測性或降低風險產(chǎn)生的可能性來降低最終風險水平。所采用的措施可以是規(guī)程或技術措施,但均應經(jīng)過驗證。 | 16 ≥ RPN ≥ 8 |
低風險 水平 | 此風險水平為可接受,無需采用額外的控制措施。 | RPN ≤ 7 |
5. 風險評估:識別、分析和評價潛在的風險
?
?
風險評估及風險等級表
序號 | 風險項目 | 失敗模式 | 影響的嚴重程度(S) | 原因的可能性(P) | 發(fā)現(xiàn)的可檢測性(D) | RPN | 風險水平 | |||
可能的失敗影響 | S | 可導致失敗的可能的原因 | P | 現(xiàn)在的控制手段 | D | |||||
1 | 文件 | 不規(guī)范、可操作性不強 | 導致實驗失敗,產(chǎn)品報廢 | 3 | 操作規(guī)程不完善 | 1 | 1.按說明書制定SOP并對其培訓和考核 2.對SOP做確認 | 1 | 3 | 低 |
2 | 人員 | 未經(jīng)培訓、培訓不到位或疲勞 | 可能導致試驗失敗 | 3 | 導致錯誤操作 | 1 | 1.上崗前對相關崗位S0P及文件進行培訓。 2.把崗位培訓納入部門,對員工進行考核 | 1 | 3 | 低 |
3 | 安裝 | 工作異常 | 不能正常工作或結果數(shù)據(jù)不準確 | 4 | 1.環(huán)境指標與公用介質 2.安裝不正確 | 2 | 1.環(huán)境與公用介質確認 2.安裝確認 | 2 | 16 | 中 |
4 | 噪音 | 影響正常檢驗 | 導致檢驗人員無法正常進行實驗 | 4 | 設備電機異常 | 2 | 對電極進行維修 | 2 | 16 | 中 |
5 | 照度 | 影響正常檢驗 | 導致檢驗人員無法正常進行實驗 | 4 | 設備照明實施異常 | 2 | 更換照明燈管 | 2 | 16 | 中 |
6 | 高效過濾器 | 過濾器堵塞、破損 | 潔凈區(qū)內(nèi)懸浮粒子、微生物超標 | 3 | 高效更換不及時 | 4 | 1.檢漏。 2.監(jiān)控風速。 3.監(jiān)控懸浮粒子 4.監(jiān)控微生物。 | 3 | 36 | 高 |
5 | 風速 | 設備送風未達到A級要求 | 影響無菌、微生物等檢驗結果 | 4 | 影響檢測環(huán)境的潔凈度 | 2 | 切換成高送風檔位 | 3 | 24 | 高 |
6 | 懸浮粒子 | 設備懸浮粒子未達到A級要求 | 影響無菌、微生物等檢驗,結果 | 4 | 影響檢測環(huán)境的潔凈度 | 2 | 定期監(jiān)測 | 3 | 24 | 高 |
7 | 沉降菌 | 設備沉降菌未達到A級要求 | 影響無菌、微生物等檢驗結果 | 4 | 影響檢測環(huán)境的潔凈度 | 2 | 定期監(jiān)測 | 3 | 24 | 高 |
8 | 浮游菌 | 設備浮游菌未達到A級要求 | 影響無菌、微生物等檢驗結果 | 4 | 影響檢測環(huán)境的潔凈度 | 2 | 定期監(jiān)測 | 3 | 24 | 高 |
6.風險控制
根據(jù)以上評估結果發(fā)現(xiàn)風險主要發(fā)生在設備運行(噪音、照度、風速、高效過濾器)和性能(懸浮粒子、浮游菌、沉降菌)方面,對RPN≥8的風險項目進行風險控制,首先采取適當?shù)拇胧┙档惋L險的嚴重性或風險發(fā)生的可能性,應用一些方法和程序提高鑒別風險的能力,并對采取措施后的風險項目按標準進行重新評估,評估結果在可接受的水平。同時注意風險降低的一些方法是否對系統(tǒng)引入新的風險或顯著提高其他已存在的風險。評估如下:
?
質量部風險再評估表 | |||||||||||||||||||
序號 | 風險 項目 | 失敗模式 | 嚴重 程度 | 可能性 | 可檢測性 | 整改 前RPN | 改進措施 | 嚴重程度 | 可能性 | 可檢測性 | 整改 后RPN | 是否產(chǎn)生新的風險 | |||||||
1 | 安裝 | 工作異常 | 4 | 2 | 2 | 16 | ? | 4 | 1 | 1 | 1 | 否 | |||||||
2 | 噪音 | 影響正常檢驗 | 4 | 2 | 2 | 16 | 1.對設備噪音進行確認 2.若噪音過大,影響正常檢測,則進行維修或更換電機。 | 4 | 1 | 1 | 4 | 否 | |||||||
3 | 照度 | 影響正常檢驗 | 4 | 2 | 2 | 16 | 1.對設備照度進行確認 2.若照度過強或過弱,影響正常檢測,則更換照明燈管。 | 4 | 1 | 1 | 4 | 否 | |||||||
4 | 高效過濾器 | 設備送風未達到A級要求 | 3 | 4 | 3 | 36 | 1.對設備風速進行確認。 2.定期監(jiān)測風速。 3.若風速不達標,則對過濾網(wǎng)進行清潔或更換 | 3 | 1 | 1 | 3 | 否 | |||||||
5 | 風速 | 設備懸浮粒子未達到A級要求 | 4 | 2 | 3 | 24 | 1.對設備懸浮粒子進行確認。 2.定期監(jiān)測懸浮粒子數(shù)。 3.若懸浮粒子數(shù)不達標,則對過濾網(wǎng)進行清潔或更換 | 4 | 1 | 1 | 4 | 否 | |||||||
6 | 懸浮粒子 | 設備沉降菌未達到A級要求 | 4 | 2 | 3 | 24 | 1.對設備消毒后的沉降菌進行確認。 2.定期監(jiān)測沉降菌。 3.若沉降菌不合格,重新清潔消毒并對消毒效果進行確認。 | 4 | 1 | 1 | 4 | 否 | |||||||
7 | 沉降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 浮游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結論:
本次風險評估主要中高風險點存在于上述5項內(nèi)容,分別采取了相應控制措施,使各風險RPN值降低到≤7,保證質量風險在可控范圍內(nèi)。
通過對HNP-1單人單面超凈臺質量風險分析,風險點主要發(fā)生在文件、人員、儀器的溫控系統(tǒng)、感溫探頭以及樣品的裝載方式方面,風險管理小組經(jīng)過對該儀器進行前瞻性評估,以及檢查風險管理的方式對風險管理過程的評審,認為:
?? 1、風險管理已適當?shù)膶嵤?/p>
2、通過相應的確認、驗證活動可以保證質量風險的可控;
3、綜合剩余風險是可接受的;
4、確保全部剩余風險處于風險可接受準則的可接受范圍內(nèi),且受益超過風險。
????
?
同意批準進行HNP-1單人單面超凈臺再確認。
?
?
?
?
?
??????????????????????????????????????? 風險管理委員會主任:
????????????????????????????????????????????? 日 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