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事故類型及危險性分析
1.1 危險源
依據GB18218-2000《重大危險源辨識》原則,結合公司民用爆破器材運輸與倉儲的危險性分析。可能引發(fā)重、特大事故的危險源主要是:
1、火災
炸藥及雷管成品因受熱自燃或因撞擊摩擦、明火等原因,經過短暫的由弱到強的燃燒,最終爆炸。應急指揮人員一定要準確把握這一“短暫”時間,實施有效的滅火、救助、疏散措施。但是,必須高度注視火場變化,應在大火無法撲滅、爆炸、倒塌即將發(fā)生之前,果斷下令迅速撤離現場所有人員。
2、爆炸
雷管、炸藥由于火災等原因突然發(fā)生爆炸,很容易引起周圍爆炸物殉爆,這些事故最易造成群死群傷。
3、中毒
民爆產品及部分原材料受熱分解后極能引起火災,燃燒(或爆炸)的產物中均含有大量氮化物和一氧化碳等有毒氣體,造成人員中毒。
1.2 危險源分布
公司目前共有兩個煤礦使用民用爆破器材,即郭家灣煤礦、青龍寺煤礦
2 引發(fā)民爆器材事故的危險性分析及后果描述
2.1 運輸過程
1、運輸車輛不符合規(guī)定或車輛出現故障;
2、車廂內危險品碼放不符合規(guī)定,因顛簸產生摩擦、碰撞導致事故;
3、運輸過程中,駕駛員操作失誤、違章駕駛、疲勞駕駛,路況不良及惡劣天氣,車輛故障,引發(fā)意外火災、爆炸;
4、外來明火或意外撞車、翻車。
2.2 儲存過程
1、搬運、裝卸過程中操作失誤;
2、儲存條件不符合規(guī)定,違反同庫存放的原則;
3、雷擊、靜電、射頻、電氣火花;
4、庫區(qū)外圍山林失火蔓延至庫區(qū)內危及炸藥庫、雷管庫,如撲救不及時或失控,引發(fā)意外火災、爆炸。
3 應急處置
3.1 火災、爆炸事故的應急處置
1、在人身安全確有保障的前提下,應急救援搶險組應立即組織力量及時疏散著火區(qū)域周圍的爆炸物品,使著火區(qū)周圍形成一個隔離帶;
2、應急救援搶險組迅速判斷和查明再次發(fā)生爆炸的可能性和危險性,緊緊抓住爆炸后和再次發(fā)生爆炸之前的有利時機,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全力制止再次爆炸的發(fā)生;
3、應急救援搶險組發(fā)現有發(fā)生再次爆炸的危險時,應立即向現場指揮報告,指揮中心迅速作出準確判斷,確有發(fā)生再次爆炸征兆或危險時,應立即下達撤退命令。為防止續(xù)爆傷人,撤離路線要盡快避開防爆土堤的泄爆口;
4、切忌用沙土蓋壓以免增強爆炸物品爆炸時的威力;
5、撲救爆炸物品堆垛時,水流應采用吊射,避免強力水流直接沖擊堆垛,以免堆垛倒塌引起再次爆炸;
6、應盡量利用現場形成的掩蔽體或盡量采用臥姿等低姿射水,盡可能采取自我保護措施。消防車輛的停靠不要離爆炸物品太近;
7、爆炸產生有毒氣體時,要采取防毒措施再進行搶救;
8、人員不能隨意進入發(fā)生爆炸后的現場,必須用水浸透后確認不會發(fā)生二次爆炸或其它事故,經總指揮批準后方可進入;
9、為防止因爆炸引起的電路起火,要切斷爆炸中心附近的供電線路;
10、如發(fā)現人員傷亡,現場監(jiān)測及醫(yī)療救護隊實施搶救,并迅速撥打“120”急救電話或醫(yī)院急診室電話說明情況,請求救援;
3.2 運輸過程中火災爆炸事故的應急處置
1、民爆器材運輸途中發(fā)生火災爆炸事故應立即向當地119、122報警和單位值班人員報警;
2、應急指揮中心派員立即趕往事故現場;
3、在運輸途中發(fā)生民爆器材起火,在火勢不大的情況下,利用攜帶的滅火器邊撲火邊把車輛開到遠離人群、鬧市和重要設施的地方;
4、確認無法施救的情況下,當事人員可以棄車撤離,同時立即通知當地公安和消防部門;
5、協助當地采取疏散和戒嚴措施;
6、確認有無傷亡,視情況迅速攔截車輛送往附近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