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歷史,源遠流長。古人用他們的智慧造就了一個個動人的故事,猶如顆顆珍珠閃爍在中國文化的歷史長河中。成語源于故事,故事由成語而展開。成語是漢語言的精華和濃縮,更是人類智慧的結(jié)晶。它言簡意賅,飽含哲理,讓人回味無窮,啟示深思。近日讀書,發(fā)現(xiàn)許多成語故事中蘊含了很多安全大道理,對于我們平時如何做好安全工作頗有鞭策警示作用。
“居安思危”告訴我們安全生產(chǎn)要有安全意識。成語出自《左傳•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它啟迪我們置身平安的環(huán)境中也不能忘了思考有可能出現(xiàn)的危險,不能做溫水里的青蛙,被潛在的危險吞噬還渾然不覺。只有有了警覺意識我們才可能去想辦法將不安全因素扼殺于萌芽狀態(tài),防止蔓延。正如孔子所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老子所說“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安不忘危,預防為主,是我們抓好安全工作的指導思想和工作方針。由于我們所從事的高危行業(yè)性質(zhì)決定了我們要有高度的安全意識。從“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正是自我安全意識的轉(zhuǎn)變。只有人人都有高度的安全責任意識,才能規(guī)避由于人造成的安全事故。油站每次的周查也是為了檢查出設(shè)備與物的不安全狀態(tài),從而加以整改避免出現(xiàn)大的安全事故。
“未雨綢繆”告訴我們,安全生產(chǎn)重在事前防范。“未雨綢繆”始見于《詩經(jīng)•豳風•鴟鸮》:“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戶。”意思是在天還沒下雨的時候,就關(guān)鎖修補好房屋的門窗。這與我們常說的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意思相吻合。安全生產(chǎn),功夫在平時。油站定期都會組織員工進行應(yīng)急預案演練,目的是要鍛煉一支具有處理突發(fā)事件能力的隊伍。當災(zāi)情來臨時能在最短的時間將災(zāi)難降低到最低點。只要我們按規(guī)程操作,按流程辦事,夯實安全基礎(chǔ)、形成高效的應(yīng)急機制,并提高執(zhí)行力,安全生產(chǎn)一定會處在可控、在控、能控狀態(tài),也一定能防患于未然。
“曲突徙薪”告訴我們安全生產(chǎn)管理中要廣納錚言,集大家智慧。成語源自《漢書•霍光傳》,說的是有一人家,煙囪很直,邊上又堆著很多柴,有人勸主人把煙囪改成彎曲的,并把煙囪旁邊的柴火搬開,以免發(fā)生火災(zāi)??芍魅瞬宦牐痪霉话l(fā)生了火災(zāi)。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想安全生產(chǎn),一定要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擇善而從之。作為油站的管理人員應(yīng)樹立“不管是什么人,只要你說得對,我們就照你的辦”的思想。因為一個人的認知畢竟有限,而且許多時候也不可能考慮的十分周密。員工在加油現(xiàn)場能第一時間了解到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針對他指出的問題我們不能忽視,對于他提出的可行性建議我們更要高度重視。這樣既充分調(diào)動了員工參與油站建設(shè)的積極性,同時也可以幫助我們發(fā)現(xiàn)更多的問題,將安全工作做得更扎實、更全面。
“積羽沉舟”“千里之堤毀于蟻穴”這兩個故事分別出自《國策•魏策一》和《韓非子•喻志》,說的是羽毛雖輕,但多了也可以把船壓沉;小小螻蟻穴,可以使千里長堤毀于一旦。它告訴我們安全生產(chǎn)千萬不能忽視細節(jié),輕視小事?!〗?jīng)濟學中有一個非常著名的“木桶理論”:即一個木桶裝水的多少,不取決于它最長的那塊木板,而取決于它最短的那一塊木板。這個理論跟這兩個成語有異曲同工之處。在我們的安全管理中,好像總是有一塊短板,常常會有人對小違章視而不見,對小事故麻木不仁,殊不知,正是因為“小”,才更加可怕,如果不加以重視,最終會變成“大”!你的每一次違章操作,都有可能成為那塊致命的“短板”!
發(fā)現(xiàn)安全隱患或者出了安全事故怎么辦?成語故事“亡羊補牢”和“前車可鑒”告訴我們,要吸取教訓,千萬不能“重蹈覆轍”。羊丟了再去修補羊圈雖然有點損失,但不算遲,因為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有點不足或者出點小問題在所難免。但是關(guān)鍵是處理問題的態(tài)度和方法。一是對存在的安全問題要不掩飾不回避,要主動及時整改,找差補差,自查自糾,避免鑄成大錯,造成嚴重后果,變被動為主動。二是從別人或者自己翻車的事故中,舉一反三,吸取教訓,以防重蹈覆轍??傊?,要在不斷總結(jié)自己和他人的經(jīng)驗教訓中,真正做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吃一塹長一智。
浩瀚的歷史長河中若干顆珍貝般的成語故事等待我們?nèi)テ纷x,成語中的安全警世良言需要我們慢慢領(lǐng)悟。“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讓我們用心品成語精髓,悟安全真諦,將安全生產(chǎn)之歌奏的和諧而響亮。